找到相关内容63篇,用时1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楞严经》色阴十禅境探究

    。   (十)讲述众生与世界的妄有认识。对十二众生的“颠倒”,提出了修助因、真性、增善的要求。体现了佛教独有的生命、自然观,很有意义,它与今天人们谈及的大地伦理学有许多相合...,从十二处至十八界,因缘和合,虚妄有生”(《楞严经·卷二》)以及“四大和合,发明世间种种变化”。(《楞严经·卷三》)这些学说是佛教认识论...

    荆三隆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1851296.html
  • 白话禅宗祖师公案选 禅宗祖师公案选

    挑粪工,什么等觉、妙觉都是凡夫,菩提智慧、涅盘境界都是系驴的木桩。十二佛经是阎王簿,是擦疮的废纸,什么四果三贤、初心十地都是守坟的鬼,自身难保。"  临终时,德山宣鉴告戒徒子徒孙道:"扪空追响,劳汝心神...       山顶大笑-药山惟严  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当时平分禅家天下,共同接引天下的学生。药山本来是石头希迁的学生,一天,药山问石头希迁:"三乘十二分教义,我还粗略领会一点。禅门宗旨'直指人心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4851612.html
  • 心识与轮回

    无色,由回互乱想有非有想类,由食父母乱想有非无想类。由三世(时间之过去、现在、未来)与四方(空间)和合相涉,变化出十二众生。   《大乘起信论》则说,依如来藏,每一众生各有生灭与不生灭和合的阿赖耶识...既定的生命形类?为什么各自有不同的形貌、寿数、习性、际遇?为什么会生了死、死了又生,对此问题,佛教的回答十分明确:这一切既非上帝天神所造,亦非天地、山川、社会等外缘决定,亦非偶然,而是由众生自心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20453814.html
  • 元杂剧与佛教

    明初朱权的《太和正音谱》把元杂剧分为十二:  一曰神仙道化;二曰隐居乐道(又曰林泉丘壑);三曰披袍秉笏(即君臣杂剧);四曰忠臣烈士;五曰孝义廉节;六曰叱奸骂谗;七曰逐臣孤子;八曰 刀赶棒(即脱膊杂剧);九曰风花雪月;十曰悲欢离合;十一曰烟花粉黛(即花旦杂剧);十二曰神头鬼面(即神佛杂剧)。 ⑦  神仙道化排在第一,可见对它的重视。而如果广义地看,第二与十二两也与神仙道化有一定的关联。就现有...

    陈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65057688.html
  • 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(1)

    的方法也是析法.  5.第五为支佛智.智者大师认为,辟支佛所修行的是别相观,即观十二因缘过去,现在,未来之三世因果.无明与行两支为过去之因,导致现在的识,名色,六入,触,受这五支的存在.而这五支即为...,缘受有爱,缘爱有取,缘取有有,缘有有生,缘生有老死)而对十二因缘之个别特性的领悟.  6.第六为六度智.这是行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,禅定,智慧六度行之菩萨所有的智慧.智者大师认为,行六度的菩萨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90767302.html
  • 妙法莲华经字词注释(2)

    ,为论义经也。’同二十三曰:‘邬波弟铄,此云论议也。’  45页6行,九部法:佛法共有三藏十二部。三藏即经律论,律藏摄戒学,经藏摄定学,论藏摄慧学。十二部经即是佛说一切经分为十二类,叫十二分教。即:长...野苑,为五比丘始说此法。是为佛转法轮之初。依之而修道证灭者,称为声闻人。法华经譬喻品曰:‘昔于波罗奈,转四谛法轮。’四十二章经曰:‘于鹿野苑中,转四谛法轮,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。’涅槃经十二曰:‘苦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2969033.html
  • 比较宗教学(2)

    福音书的性质,论藏相当神学书的性质,律藏则无 相当之书,或者稍类于犹太教的律法、印度教的法典。其内容的程度则无法比拟。  所谓十二部,是指佛典所用的十二体裁:1.长行(散文),2.重颂,3.授记,4....。他不用高倡天堂和上帝,只要求大家站在人的本位上,从你实际的生活经验 中,达成解脱的目的。他所宣扬的基本教义,便是基于这一精神而来的四圣谛、十二因缘、三法印、八正道。现在约略地加以介绍。  四圣谛佛陀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5769631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漫谈

    阿难请问修行位次,佛先为说十二众生(胎、卵、湿、化、有色、无色、有想、无想、非有色、非无色、非有想、非无想)颠倒之相。   第八卷说明三摩提三种渐次。次明五十七位︰干慧地、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...法二执,显本觉真如,显示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。   第三卷佛对阿难陀就六入、十二处、十八界、七大等一一说明本如来藏妙真如性。   第四卷因富楼那之问,显示世间一切根尘阴处等皆如来藏清净本然,但以三...

    曾琦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073942.html
  •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

    文章、书法、绘画、音乐、医药、兵法和占  候(包括占卜、看相、测字和堪舆)等十二学  问。至于他们对天文、历法、数学、农艺、机械  、建筑与乎道教的秘咒符箓等的知识,仍因种种  因素而未能论及。  ...

    曹仕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3474058.html
  • 佛教偈颂——中国诗歌的奇葩

    弟子得而遵从之者。  从体裁形式上分,昔释迦牟尼佛住世时,即已分为十二部。此十二部者,即十二也。若详绍介,势所不能,又不与本文主题合。但知偈颂为十二部之一即可。  十二部体裁分类,并非彼此独立,常常在...此亦为人所共知者。不然,以轼之才情牢骚挫折逆境,恐早亡于疾病、自杀、疯狂,若西方文学家之流也。  或有读白居易《新乐府》、《长恨歌》、《琵琶行》者,未必知此老尚有《念佛偈》云:  吾年七十一,不复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3274534.html